投入1180萬元建設集“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”和“市兒童福利院”于一體的多功能兒童服務中心;投入470余萬元,建設青年之家、未檢法治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活動場所;投入300余萬元,改擴建福利院、未保中心……我市大手筆投入,全面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,筑牢組織體系網、完善服務保障網、構建立體保護網,近日受到了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創建省級考評組的一致好評。
近年來,我市以創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市為抓手,樹牢“優先保護、特殊保護、深情關愛、春風化雨”的工作理念,不斷創新思路,強化舉措,全面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各項工作。
我市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了議事日程,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、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、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,構建了市、鎮、村三級組織網絡格局,形成了上下貫通、分級履職的未保工作體系。
依托“12345”市長熱線,開通24小時救助保護熱線。我市按照“集中受理、分級介入、限時辦理、聯動解決、統一回復”原則,打造便捷高效未成年人熱線服務綜合平臺,及時解決未成年人幫扶訴求發現難、報告難、聯動難問題。
大力整合各領域專業力量,建立未保工作專家團隊。我市以公益服務項目為載體,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未保工作,形成了心理咨詢師、援助律師、社會工作者、志愿者、“愛心媽媽”等為主體的社會支持系統。43名檢察干警擔任“法治副校長”,120余名志愿者長期參與兒童關愛保護,324名“愛心媽媽”結對關愛留守兒童,600多名“五老”擔任青少年法治輔導員。
此外,我市還統籌落實城鄉未成年人醫保、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各項保障制度,建立完善孤兒養育標準自然增長機制,散居和機構供養孤兒養育標準從2016年的800元/月、1200元/月分別提高到2022年的1380元/月、2208元/月。
下一步,我市將以這次考評為契機,緊盯薄弱環節,進一步補齊短板弱項,用心打造,努力形成具有潛江特色、可復制推廣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模式,推動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。